功德放生网

武汉放生,放生乌龟一次放几只

陈琴禅老师曾告诉我一件事:

辛未年(1931),云南和广西军阀内战,我的妹夫在军队中服役,军队撤回后,不见他回来,生死未定,家人焦急万分,来请我作决断。我没有得神通,怎能决断呢?不得已,只有依靠地藏菩萨的大威神力,采用占察行法。如果诚心,可望相应。便劝他们回家,全家斋戒,虔诚念地藏菩萨圣号。

过了三天,大家在佛堂内,又念圣号几千声。占后,不相应。我说:“我是因为我们还不够诚恳。”于是让大家静坐默念,作再占的准备。过了一段时间,已经燃了半枝香,我忽然看见一片森林,里面有条小路,顷刻又隐没了。

我刚出定起身,妹妹忽然说:“刚才静坐到牛枝香时,我忽然看见一位穿僧装的人进来,他的袈裟象纸那样薄,灿烂庄严,令人起敬,在你蒲团前一绕便消失了。顷刻出现一片森林,中间有条小路,我走去探望,路旁有小屋,屋上悬一人头,下卧一尸体,血迹模糊,无法辨认。我吃了一惊便起座了。”

地藏菩萨原来是现比丘相的,既然看见穿僧装的人进来,那当然是菩萨的感应。但究竟吉凶如何?还不知道。过几天,有和我妹夫同行的归来,才证实他正是被敌方逼杀小屋下,完全和妹子所见的相同。

这事是老师亲身的经历,甚为稀有,谨记录如前。地藏菩萨在因地发心,正是为了想见母亲生处而起。因地既是如此,所以在果位上感于众生,对有疑难者更为殷切。《本愿经》说:“此人能够一心瞻仰礼拜地藏圣像,并念圣号满一万遍。便能得菩萨现无边身,告诉此人,他的眷属生到那一界;或是在梦中,菩萨现出大神力,带领此人到各个世界去找到他的眷属。”唉!有疑难的众生,应该明白方向了。(归净近稿)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如何将念佛堂的功夫,应用于日常生活,与复杂人际关系之中?

在念佛堂念佛,好比学生在课堂上课一样,如果离开了课堂,功课都丢了,这就不能有成就。真正会用功的人,真正会做学问的人,真正能够成就德行的人,功夫是不会间断的。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相继就是不中断,在日常生活当中不中断,处事待人接物也不中断,这才能落实。凡是不能落实,就是没有做到「相继」。念佛真正目的是求生净土,如果功夫中断,求生净土就困难了。

念佛功夫不在于口念,而是心中有佛,这就是不中断。真正念佛人在工作、应酬中,佛号也不中断。但是念出声音,人家讨厌,所以金刚持是最好的方法。口在念佛,但没有声音,就是「金刚持」。章嘉大师就是用这种方法,他接见任何客人,除了说话,他手上掐念珠没有中断,口里持咒也不中断,真正是二六时中不中断,这个难得!若我们能学习这种方式,既不干扰别人,自己功夫又保持永远不中断,真正是自利利他。

章嘉大师何以能做到心地清凉自在?因为他的念力永远不中断,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如果这一句佛号二六时中,除了睡觉停止念佛外,一醒过来,佛号就接续,没有不成就的。真能这样念下去,不必三年,可能六个月、或一年,你就会开悟。虽不是大悟,总是小悟,积小悟就成大悟,积大悟就大彻大悟,将来决定有把握自在往生。

佛七只是一种形式,提供我们念佛的方法,提醒我们要认真念佛,而重要的是必须将这种方法、精神,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你在家里有事务,不能每天念佛,但早晚功课决定不可间断,要依照《净宗朝暮课诵》认真去做。早课是《无量寿经》第六品,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晚课是第三十二到三十七品,就是五戒十善。平时没有时间听整部《无量寿经》,这两段经文总要多听几遍,你的早晚课功夫才能得力,才能相应。这个相应就是「信解行证」,我们相信佛的教诲,理解佛所讲的道理,依照方法修正我们错误的观念、思想、行为,就能得到佛法所说的真实利益,得到利益就是证果。

生日放生放什么鱼有什么讲究吗

佛所说的每部经典,其内容都具足「教理行果」。我们应如何去接受?要以「信解行证」来接受,这就相应,古德讲的「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法到最极究竟圆满,是真正觉悟一切众生就是自己,即《华严经》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你才明了虚空法界是家园,家在哪里?虚空法界是如来家,一切众生、山河大地是如来清净法身。你什么时候入这个境界,你就证得究竟圆满佛。

一个真正修行人,妄想、分别、执著会逐渐消融。换句话说,妄想、分别、执著天天减少,自性般若智慧就天天透露,你的道业就增长。妄想、分别、执著都是烦恼,烦恼少一分,智慧长一分,这是一定之理。我们的智慧不能增长,就是烦恼没有消除。譬如黑暗没有去除,光明怎么会现前?因此,我们要想开智慧,没有别的方法,就是消融烦恼而已。

广州放生组织联系微信

用什么方法?诚心诚意去念佛。譬如,开口想批评人时,一句「阿弥陀佛」把批评的念头打下去。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起心动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把这些念头打下去,这是消除烦恼的方法。

把青蛙放生

听经的时间愈长愈好,让我们整个生活,都能消融在佛法之中,这种生活是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唯有认真去做的人,才能得到这种享受。

放生的好处与坏处

参考资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