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放生网

林芝地放生公司有哪些地方

  问:临终者呈现昏迷状态,助念开示有用吗?

  这个问答是经常有人提问。有的人认为,临命终的人已经昏迷了,你帮他念佛哪有用;或者有的人认为,临命终的人已经没有知觉了,你帮他开示佛法没有用了。这样的认为不一定正确。

  答:有。

  为什么有?他可以听得到。为什么有用,以下就引《地藏经》的经文来作解说。

  如《地藏经》云:“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销灭。”故知临终者纵令耳根散坏,意识昏迷,但本识仍在,闻性不失。

  你不要认为他已经昏迷了,你为他念佛就没有用。因为对一个已经昏迷的病人而言,你在他身边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可以使这个病人在八识田中种下阿弥陀佛圣号的金刚种子。《地藏经》说得很清楚:“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经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本识”就是根本识的简称,又称作种子识。根本识就是阿赖耶识的异名。唯识宗认为,阿赖耶识为根本识。前七识则由这个根本识所变现的,所以前七识都称为“转识”。八识有含藏一切法的功能。虽然他耳根没有作用了,有可能耳识离开了,所以耳根不能起用,也就是耳不能闻,你叫他,他也不会回答,你和他说话,他也无法说话。但是他的闻性不失,因为他第八意识还没有离开,所以根本识还在。那时候你为他念佛、为他开示,都可以让他因为如此的法缘而消灭罪业,所以“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消灭。”这个临终者,他平生所做的恶业,应该要堕落恶道,就是因为家亲眷属为这位临终者念佛菩萨的圣号,所以使这个临终者的众罪悉皆消灭了。

  所以,不论这个临终者能够听到或不能听到,为他念佛有效吗?有。为他开示有效吗?有。为他念佛他能听见,为他开示当然他也能听见,所以耳根虽然散坏,意识昏迷,但是本识当然还在,闻性不失。

  那么昏迷,若还未断气,耳识也一定还在。当然有的时候,眼、耳、鼻、舌、身前五识陆陆续续离开色身,第六意识还没有离开,就是还没有断气。第六意识离开了就断气了,心脏停止跳动,不能呼吸,医学上认为这就是死亡。但是在佛法上,不认定这样的死亡已经完全了,因为还有第七意识、第八意识,还没有离开,所以这样的死亡是不完全死亡,这个时候要认真为他念佛,帮助他往生净土。

  法然上人言:往生有四种:

  一、正念往生

  二、狂乱往生

  三、无记往生

  四、意念往生

  往生有这四种。我们一般人所认知的往生,大部分都属于第一种正念往生。有时候我们看到这个临终者他已经昏迷了,我们可能认定他不能往生。事实上还有无记往生,也还有意念往生。你没有神通,你怎么知道他没有往生?纵然这个临终者,临终不是很好的瑞相,我们也无法因为这样就说他不能往生。所以经常有亡者的家属会请问师父:“师父!你看我爸爸有往生吗?”这个时候我通常第一个直觉就告诉他:我也没有神通,我怎么知道他有没有往生?如果他想要往生,他念佛、有求生之心,我相信他能够得到阿弥陀佛的救度。但是我没有神通,我无法非常肯定跟你说,他有往生或没有往生。而且我所说的也不能作为标准,因为我也不是佛祖,也没有神通。没有亲眼所见,我若说往生也不一定往生,我若说没有往生,也不一定没有往生,所以不能以人所讲的为标准。有时候我们会听到人家说:那个亡者有往生,那个亡者没有往生。讲的人如果他有神通,能够亲眼所见,那么当然他所讲的,你就可以相信。问题是讲的人有神通吗?没有!但是我们从临终者或者亡者,他所现出来的许多瑞相可以判断,他是不是有往生。我们从他的遗像当中,可以略作判断。这是祖师告诉我们的。

  “无记往生:若临终者,未昏迷前,即有念佛,可成无记往生。”临终者在他还未昏迷时,就曾经念佛了: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虽然在临终他已经昏迷了,还能够往生,这就是无记往生。

  临终昏迷了,平常佛号念千念万就不算吗?如果这一个临终者,他平生经过十年的念佛,一天佛号念一万声,念了十年,他在临终因为重病而昏迷,没有办法念佛,他就不能往生吗?阿弥陀佛就不救他吗?会这样吗?我相信不会。一天佛号念一万声,念十年不算数,临命终昏迷,没有办法念佛,这样才算数,这样无法往生,有这样的佛法吗?我想没有。阿弥陀佛如果对这个已经昏迷的临终者不现前接引,那他所发的临终接引愿哪有成就啊?法藏菩萨所发的四十八条大愿,愿愿都已经圆满成就了,所以每一个在平生、临终、死后念佛的人,阿弥陀佛一定会现前接引。哪有说平常佛号念千念万不算,就一定要临终念那一声的南无阿弥陀佛,才有往生的算数,会有这样的佛吗?会有这样的道理吗?没有吧!

  但是,临终的正念也确实很重要,我们并不是否认临终正念,不是!临终的正念在第十七个、十八个问答就会谈到。但是平常的念佛,也是往生决定之因。一粒治疗头痛的药,给一个平常还没有要死的人吃下去可以止痛,也可以让一个临终将要死的人吃下去止痛;这粒止痛剂给临终的人吃了能够止痛,给平生的人吃了也能够止痛,是不是?这是一定的道理。阿弥陀佛的阿伽陀药六字洪名,可以令临终的人正念往生决定,也可以令平生的人正念往生决定,是不是?(掌声)所以,平生念佛更重要,当然临终的正念也非常重要。

  “意念往生:若无念佛,缘眷属称念故,闻在本识,成意念往生。”意念的往生就非常的殊胜了,这是我们凡夫肉眼见不到的,看不懂的,无法了知的。虽然临终者没有念佛,他平常也没有念佛,因为他的眷属为他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使这位临终者听闻佛号,闻在本识,就会让他的八识田中闻到了六字洪名圣号,这时候他的往生就意念往生。

  用一个平生对子女教育的方法来说明这件事,也许诸位就能更加明了。现在日本很兴盛父母对子女的超级教育法,就是当子女不听话的时候,他晚上睡觉,父母在子女的身边,以不吵醒他为原则,在他身边跟他鼓励、跟他赞叹:

  小华!你很乖巧、你很聪明。虽然你不喜欢读书,其实你是很有潜力的,只要你起想要好好读书的心态,用功读书,你可以成绩突飞猛进的。爸爸很疼爱你,希望你的课业一天比一天进步,加油!

  当父亲的在自己女儿身边对她鼓励、赞叹、肯定,没有吵醒她。一次、二次、三次……唉!果然这个女儿很自然而然的努力读书,课业进步了。

  台南启智学校的校长郑武俊教授,他就对自己的小女儿用这个方法教育。他是教育学博士。他的女儿以前不喜欢读书。他的女儿晚上睡觉的时候,他在女儿身边对她鼓励、打气、加油:

  女儿啊!你很乖,你很聪明哦,你很可爱哦。你是我的好女儿,爸爸鼓励你,加油!好好读书,你只要用一点功,你的成绩就可以进步的很神速。

  跟她鼓励了二三次之后,他的女儿果然自动自发的努力用功,成绩突飞猛进,很奥妙。人与人之间,意识是可以感通的喔。

  所以,一个人他在临命终昏迷了,你不要认为你帮他念佛无效,你也不要认为帮他助念无效,我们尽我们的发心帮他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让这个昏迷临终者八识田种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菩提种子。阿弥陀佛也会藉着我们为这位临终者念佛的法缘,放光普摄这位临终者,使他成为意念往生。

  世人不详往生是他力之佛智所引,于此置疑。譬如睡眠,月光依然照之。彼昏迷者,佛光摄取不舍故,以佛愿力故,虽昏昧迷蒙,亦得往生也。故助念开示时,应视其犹如清醒一样。

  往生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救度。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在六字果号南无阿弥陀佛之中。所以一个临终者,虽然他已经昏迷了,我们同样为他助念开示,使他在八识田中种下菩提种子,往生西方佛国。譬如睡眠,月光照耀这个睡眠的人,他虽然不知道,但是月光的照耀是丝毫不间断。昏迷者虽然自己不能念佛,家亲眷属或莲友为他念佛,使他得到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不舍,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在佛号之中,念佛,法体六字自然起光明普摄之用,照耀着这个昏迷的临终者,使他业谢娑婆,神登极乐,所以虽然昏昧迷蒙,亦得以往生也,这就是意念的往生。

  那么道理说到这里,也许你会问:“师父!若这样,我们就不用念佛了,将来临命终昏迷,才让人家助念就好了。”如果抱着这样的侥幸心态,对不对?不对。因为你不一定有这个福报让人家助念。以前我们雾峰班的班长施依杏,她在我们本愿山发心助念,担任班长,也助念了不少人,但是她临终的时候,师父就没办法帮她助念开示,因为那时候师父在闭关,我怎么为她助念开示?所以,也是要自己有办法好好把握现在当下,对不对?当然是这个样子。

  所以,现在能够为自己助念,好好念佛。当你在佛殿很虔诚的打佛七,每天念佛七只香,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为自己助念,是不是?是!然后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为生命中苦难的众生助念,无论他是清醒或昏迷,无论他是临终或死后,我们都用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转凡成圣,这样就是一个真实的净业行者。我们一起认真努力作阿弥陀佛的使者,好不好?祝福大家,发菩提心,念佛成佛。南无阿弥陀佛!

 第056集长者父以金钱雇女令受持五戒生天缘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各位菩萨继续收看《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单元。我们今天将为各位介绍《杂宝藏经》卷5中所记载的一则故事,标题是“长者父以金钱雇女令受持五戒生天缘”。

经文所记载的内容是这样子的:【尔时舍卫国中,有一长者,名曰弗奢,生二女子:一者出家,精进用行,得阿罗汉;一者邪见,诽谤不信。父时语此不信之女:“汝今归依于佛,我当雇汝千枚金钱;乃至归依法、僧,受持五戒,当与八千金钱。”于是便受五戒。不久之顷,命终生天,来向佛所,佛为说法,得须陀洹。比丘问言:“此天女者,以何业行,得生于天?”佛言:“本于人间,贪父金钱,归于三宝,受持五戒。由是因缘,今得生天,重于我所,闻法得道。”】

这个故事的经文很短,我们仍然先以白话方式语译一下。故事是说:在佛世的时候,舍卫国中有一位长者,名字叫作弗奢,他生了两个女儿,其中一位出家,在修行上非常精进用功,因此证得了四果阿罗汉果;另外一位女儿有邪见,是诽谤三宝、不信三宝的人。这位父亲弗奢告诉不信三宝的女儿说:“你如今归依于佛陀,我就给你一千枚的金钱;乃至如果可以归依于法宝及僧宝,又受持五戒的话,我将另外再给与你八千枚金钱。”这位原来不信三宝的女儿,便因此而受持了三归及五戒,也就不再诽谤三宝了。在不久之后,她的生命终了,舍寿生到欲界天中,想起自己是因为在人间时归依、受戒,今天才能生天享福,而来到 佛陀所在之处晋谒,佛陀就为她说法,当下即得证初果须陀洹。

有比丘就向 佛陀请问:“这个天女她以什么样的业行,而可以在舍寿后得生于欲界天呢?”佛陀就告诉这位比丘说:“这位天女本来生于人间,虽然是贪父亲的金钱,因此而归依于佛法僧三宝,而不再诽谤三宝,并且也同时受持了五戒;由于这样的因缘,如今得以生在欲界天中,也因为想起生天的因缘,而到我释迦牟尼佛所,听闻我说法以后,即证得解脱道的初果。”

关于这个故事,有一些观念可以提出来为各位菩萨说明的。首先,当然这个故事的主角是第二个女儿,她有一位信受佛法而且又有智慧的父亲叫作弗奢。这个原本有邪见而且又不信受三宝的女儿,在父亲的重金利诱之下,归依了三宝并受持了五戒,因此而大大改变了她往后的命运。如果她当时不受三归五戒的话,诽谤三宝的重罪,就足以让她于未来下堕到三恶道中受苦;可是由于她父亲有方便善巧,又了解自己女儿的心性,知道她贪爱钱财,因此才以重金利诱她受三归五戒,而改变了她的知见及心性,不但使她那一世舍报后往生欲界天,甚至之后有因缘亲闻 佛陀说法,而得证初果须陀洹。

这位父亲救护他女儿、度他女儿使其归依受戒的方式,在佛经中还有其他著名的例子。譬如在《维摩诘所说经》卷2中,就有这样的经文:“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这意思就是说:对某些人来说,要让他信受佛法、进入佛道,一定得先以他有兴趣的,或他所想要的事物来吸引他。也就是说,一定先要有一些诱因,他才肯跨出第一步,之后他才能开始进一步修道乃至证果。要是一开始没有一些其他附带条件,就直接要求他归依、受戒、学法、修道,或直接就对他说长篇大论,对他说教,他是听不进去的,甚至会排斥乃至诽谤,这样就无法达到接引他进入佛门学法的目的了。而 佛陀总是这样观察因缘来接引众生的,《杂宝藏经》中这个故事的父亲,也是这样接引他的女儿的;而这也是我们在修学菩萨法道的过程中,所应该学习的救护众生、摄受众生的方便善巧。

又譬如在《法华经》中,佛陀也曾以“三车之喻”说明佛菩萨的悲心与智慧,以及善观众生因缘的善巧方便。经中说:从前有个大富长者,他的住宅豪华宽广,但已经老旧,而且仅有一道狭窄之门可以出入屋宅。有一天,屋内四面窜起大火,并迅速蔓延。而他的众多孩子们却还在屋里玩乐嬉戏,丝毫不觉处境的危急;虽然大富长者尽力为他们说明大火令人怖畏之事,但孩子们却仍然贪著于玩乐嬉戏,不肯信受;不仅毫无惊慌畏惧的神色,更无离开火宅的意思。后来长者不得不使出权宜之计,由于他深知孩子们的喜好,于是大声告诉孩子们,屋外有稀有难得的玩具可以游戏,不拿会后悔,有羊车、鹿车跟牛车等等都放在门外,你们赶快跟我到屋外去,只要你们喜欢,这些玩具统统送给你们。孩子们听到父亲所说的玩具,都是他们所希望得到的,于是各个争相往外奔跑,终于所有的孩子们都平安地离开了火宅,不再有任何危险。

众生在种种烦恼痛苦的三界中轮回生死而不自知,仍然贪著于各种世间五欲,就像大富长者的孩子们,虽然身处在恐怖的火宅中,而仍然贪著于玩乐嬉戏一样。而此处的大富长者即是譬喻 佛陀,祂以悲心及智慧来解救众生,脱离三界轮回的种种苦,而羊车、鹿车及牛车就是三乘菩提之法的譬喻。《法华经》中故事的意涵,与我们这里所讲的故事的内涵一样,只是人物、场景不同罢了。《杂宝藏经》中的这位父亲,为了救护他的女儿免于在未来世受到邪见及诽谤等恶业的果报,为了让他的女儿能入于佛法中,也就是受三归五戒,不惜以金钱加以诱引;而《法华经》中的大富长者,则是以玩具来引诱孩子们出离火宅。由于众生的无知及习气,往往不知自己正处于三界中的火宅之中,往往不知道自己有无明、邪见,因此需要有善知识以其智能及方便善巧加以诱导,使其愿意信受三宝,乃至学法修道,终究出离三界生死或成就佛道。

然而,在这里我们还是要强调一点,虽然在经中的故事,以及在《维摩诘所说经》中也说“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但是不能将善知识的善巧方便当作是修行的目标,当作是错误法道修行等的借口,最终仍要回归 佛所教导的正道。不能像所谓的藏传佛教主张淫欲就是道,说男女正在行淫时,遍身受乐的觉受就是正遍知觉;然后观察此乐无形无相,说这样就是乐空双运,说这样的境界就是报身佛的境界、就是即身成佛。如果真的是这样,佛就不必在《楞严经》中说:【阿难当知:是十种魔于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体,或自现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觉;赞叹淫欲,破佛律仪;先恶魔师与魔弟子淫淫相传,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则九生,多踰百世;令真修行总为魔眷,命终之后毕为魔民,失正遍知,堕无间狱。】(《楞严经》卷9)真正的佛道是可以让人解脱生死,可以使人成佛的,而不是反而让众生下堕的。没这个道理!

接著,我们简单来谈一下受三归五戒的重要,因为故事中的这位女儿是受了三归五戒之后,才有因缘能生欲界天的。先说三归依。三归依的意义就是要以三宝为依归;而入佛门中修学佛法,归依了三宝之后,就不可以再归依外道。也就是透过佛门三归依的仪式——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并发四宏誓愿,也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而成为三宝弟子。成为佛教徒之后,再以 佛所教的法来修行,将来才能成就二乘解脱道而出离三界轮回生死,或成就大乘佛菩提道而成佛。

《优婆塞戒经》中说:“是三归依乃是一切无量善法,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根本也。”(《优婆塞戒经》卷5)因此要在佛门中修学证果,是不可能不先受三归依的。但是《优婆塞戒经》也说:【善男子!若人信因、信果、信谛、信有得道,如是之人则得三归。若人至心信不可败,亲近三宝受善友教,如是之人则得三归。】(《优婆塞戒经》卷6)也就是说,三归依不只是一个形式、一种仪轨而已,而是真的要信受因果,信有解脱之道、成佛之法,而且相信有已得道之善知识可以教导我们修道学法;不但如此,还要常亲近三宝,亲近善知识而接受教导,这样归依才有意义,也才算是真的受了三归依。

至于归依三宝有何功德?若修行不得力,或容易跟鬼神相应,受了三归之后,便会有护法神前来护持,可以因此减少修行的遮障。《瑜伽师地论》中则说:【受归依者,获四功德:一获广大福,二获大欢喜,三获三摩地,四获大清净。复获四德:一、大护圆满;二、于一切种邪信解障,皆得轻微,或永灭尽;三、得入聪叡正行正至善士众中,所谓大师、同梵行者;四、为于圣教净信诸天欢喜爱念,谓彼天众心生欢喜唱如是言:“我等成就三归依故,从彼处没,来生此间,是诸人等今既成就多住归依,亦当来我众同分中。”】(《瑜伽师地论》卷64)由于佛法僧三宝有无量的功德,所以归依者也有众多功德。如同所引论中末了所言,显然受了三归之后的三宝弟子,是非常受到欲界天众欢迎的;就像这个故事中长者之女一般,在舍寿后可以往生欲界天。

但是也要提醒各位菩萨,因为三归依有戒的作用:“归依佛,终不归依天魔外道;归依法,终不归依外道邪说;归依僧,终不归依外道徒众。”因此有时我们会说三归依戒,意思是说,既然归依了三宝,当然就不能再归依外道或种种邪教。此外,若是在非正法的道场所受的三归依,那不但不能成就三归依的功德,而且还可能成就破坏佛法的罪业;因此要有智慧加以简择,避免在非正法的道场中归依。譬如,在经论中向来只讲三归依,不曾说过在归依佛之上,又另加一项“归依上师”的“四归依”;若有人主张归依时,应作像这样的四归依,那就是外道邪说。又譬如,若有道场主张“大乘非佛说”,那么这样的道场,也显然不是正法的佛教道场;因为即使是在初转法轮的四阿含经中,佛都已经有大乘佛乘的教示了,怎么可以主张大乘法不是佛亲口所说呢?像这样在破坏佛法的道场中归依,都不能成就佛法中归依的种种功德,都是无效的归依。

接著,简单谈一下五戒。我们现在的仪轨都是同时受三归及五戒的,虽然五戒不一定要全受,可以满分受、多分受或少分受,但三归五戒都是一起受的。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及不饮酒。也就是说,归依三宝后,应当随分随力护持善法、不犯五戒。持守五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间做人的基本,即使不学佛的人也同样要持守。如果一个人受持五戒的话,就可以不堕入三途恶道之中;所以一般来说,持五戒至少可以保得人身。反过来说,如果违犯了五戒的话,那就是违犯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心性是不属于人道的,未来便不能生而为人,是要堕入三恶道的,不论是否信仰佛教。此外,具足受五戒的人,另外也会有二十五位护法善神守护的,如《佛说四天王经》中说:【若持一戒,令五神护之;五戒具者,令二十五神营卫门户,殃疫、众邪、阴谋消灭,夜无恶梦;县官、盗贼、水火、灾变终而不害,禳祸灭怪。】(《佛说四天王经》卷1)

那如果已经受五戒的人,心性从善,若能再加修十善业,而且不造作恶业的话,就可以在舍报后往生欲界天,因为这样的心性,是与欲界天相应的。至于故事里,闻佛说法断三缚结才能证须陀洹等等解脱道,乃至佛菩提道证道的道理,在这一集里碍于时间就不多说了。

最后,总结这个故事所要告诉我们的就是:三归五戒的重要,尤其是对一个想要修道之人;因此,也建议各位菩萨,若有因缘应当于正法道场受三归五戒。

这个故事就为您说到这里,非常谢谢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学法无碍、早证菩提!

阿弥陀佛!(林正才老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