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放生网

娄底哪里放生甲鱼好一点

  一、众生无边誓愿度。虽然众生是无边的,但“誓愿度”。我们要度众生,不是众生要度我们,这种心别弄错了。但我们很多时候想的都是从众生那里得到什么,从佛菩萨那里得到什么……不应该是这种心。众生虽然是无量无边的,但是我要度化,我要度尽,应该是这个心。

  我们要打开心量。心量越大,功德越大;心量越大,烦恼越少。所以真正的学佛人没有所求,只有奉献;不求回报,只有付出。有了这种决心,这些东西自然就有了。

  二、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是无量无尽的,但是誓愿断,要跟烦恼做斗争,要跟习气作战。烦恼虽然无量无边,习气虽然非常顽固,但是我也要断,是这种心态。修行就像在战场上打仗,肯定有失败的时候,也许烦恼突然起来了,没能对治,完了!“哎呦,还得想办法,不能投降啊!虽然这次没有取胜,但是下次要注意啊!烦恼什么时候冒出来,从哪里冒出来不好说,我要注意点。”“烦恼无尽誓愿断”,这个心态永不动摇。但我们现在总是向烦恼投降,向习气投降。

  三、法门无量誓愿学。学法修行应该像饥饿的牦牛吃草一样,前面的一口还没有吃完,就看着下一口。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早课还没上完的时候,就应该计划下课以后怎么去对治自己的烦恼和习气。“那个人对我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我就生气了,今天我要注意点。”一会儿下课以后,也许又有人说你了,这时你早就有准备了。我们就要这样学。

  四、佛道无上誓愿成。虽然我现在离佛很远,我的境界和佛的境界差距也很大,但我必须要成佛,不成佛我誓不罢休。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就下这样的决心,做这样的决定。若能真正下决心、做决定,真正有这样坚定的毅力,一切违缘和障碍自然都消失了。

学诚法师:佛法与现代生活

  一群大学生怀着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来到寺庙,向法师请教心中的种种疑问。

  同学:感觉佛法无法面对现代社会的挑战,请问法师怎么看。

  法师:挑战的核心,根本上是人对幸福的追求。每个人都要追求幸福快乐,这个无所谓现代与否。我们都说现代社会发展了,它发展了哪一部分?物质层面。但是幸福呢?物质发展是否一定与幸福成正比?不是。并不是物质占有越多就越幸福。问题就是,我们到底要追求幸福,还是物质占有?

  同学:完全赞同法师的观点,但是很多现实必须面对。比如走出龙泉寺,想要进城,我们必须坐车,坐车就必须交钱。

  法师:孟子说过一句话,很值得品味:孟子说有天爵和人爵之分,天爵就是天上的爵位,比如道德,人格的涵养,精神的力量;人爵就如人间福禄。“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修天爵,人爵就不求自来。儒家就有这种特征,颜回有宰相之才,但他不去求,来不来是运的问题。“今之人修其天爵,以邀人爵”。好比现在人,提高自己的能力、品格,为的就是人间的享受。“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得到了想要的,天爵已经是工具,工具理性,完全抛弃。现代人的死症就在这里:搞不清天爵和人爵的关系。

  当然,不是说我们追求精神力量的超拔,就一定要牺牲现世的幸福。不要说佛家,儒家也看到这一点。《中庸》讲: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名,必得其禄,必得其寿。而且这里用的是“必”,不是“可能”。真正道德力量扩充到足够的程度,所有那些,不求自来。历史上的伟人都表现出这种特质,如周总理。周总理有没有求要成为百万富翁?没有。但他比百万富翁还要厉害。

  同学:有的人思想深邃,意志坚定,有的人思想比较肤浅,意志比较脆弱。前种人比较容易成为领袖,后者成为追随者。这些领袖有不同,在求索人生道路上有各自的选择,佛教如何统一这些问题?

  法师:佛法用业果法则,或者说缘起性空来统一。缘起性空是宇宙人生的真相。金刚经讲,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大家对无为法体会的深浅程度不一样,所以走出各自不同的路。如这些领袖,都追求心灵提升,但对心灵提升的体会不一样,所以呈现的路不一样。方向是一样的,只是在不同的阶梯。就如上山,大家走的路不一样,但是都在走,都在过程中。爱因斯坦做过一个比喻,说所有对世界的解释,就像画一幅画。比如我们都来画这座山,每个人都能画出自己理想的状态,但是中间,有一幅是最符合事实的。所以,如果我们认可这个世界有一个客观的宇宙真相,那大家对其体会到什么程度,就呈现什么面貌。而佛陀说:我是一切智智。佛陀能把道理讲得最清楚。用佛教的眼光来看这些事情,就会看得比较清楚。

  同学:有些组织更强调时间、金钱、情感,强调行为、行动,给人的感觉比较积极。而佛教在这些方面则不够积极。

  法师:你讲到的状态,可以用下面的逻辑来看:时间就是金钱,不珍惜时间就不能获得财富,不能获得财富就不能得到幸福。而佛法看得很清楚,佛法说,什么是幸福?有财富是不一定幸福?出家人的时间不用在追求财富上,而是用来直接追求幸福。佛陀最精进了,《佛遗教经》中,佛陀临终前说:我的弟子啊,白天要努力,晚上,初夜、后夜都不要放逸,中夜诵经以自消息。佛陀让弟子中夜诵经来休息。而祖师大德,真正拼命的人,晚上是不倒单的。现在因为功夫不够,要借助睡眠,但会根据个人能力,把睡眠降到最低,时间都用来追求心灵提升。

  不要觉得佛法与现代社会冲突。佛法把世间看得最清楚,人世间,佛法归类为“五欲八风”:财色名食睡;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千百年来,人变着各自花样,就在不断追求这些。佛法告诉我们:实际上这些是带给我们痛苦的。人们认为追求欲望就能得到快乐,欲望的满足就是快乐,得不到满足就痛苦。佛法说,因为我们不知道心灵富足的价值。圣贤看这些,都是垃圾。我们因为心灵力量不够,才被这些东西所诱惑、蒙骗。如果追求欲望的满足,人生就是个大骗局。必须从中跳出来,人生才有自由可言。否则人就是五欲的俘虏,没有自由快乐。

  同学:我自己曾用老鼠贴粘住宿舍的一只小老鼠,因为怕它传播疾病,而且它偷吃食物。最后把它和老鼠贴一起扔到垃圾桶,估计老鼠最后肯定死在里面。为这件事,我一直不能心安,不知法师怎么看。

  法师:不要伤害它,可以把它带到远一点的地方放掉。如龙泉寺,法师们就多次发现蛇、老鼠,都把它们放掉。我们觉得它害我,所以我讨厌它,那是我们的自性执。老鼠偷吃东西是事实,但使我们讨厌它的,是我们内在的烦恼。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是一个菩萨,会怎样做?米勒日巴尊者修行,瘦到皮包骨头,妹妹送来一块干肉,尊者放了几个月后准备去吃,发现上面长了虫子。尊者最初准备把虫子拿掉,后来想,菩萨不能和众生抢食物,于是把整块肉留给它们。

  一般人,即使出家了,见到苍蝇,本能就讨厌它。而我的一位老师,非常有修行,一进到大寮,看到苍蝇,就感觉非常欢喜,说这群苍蝇真可爱,就像一群快乐的小孩子,跑啊跑啊,有时候撞到你怀里,碰你一下,又跑开了。有人说它脏啊、传播疾病。老师问:真的脏吗?用显微镜看看我们,身上多少病菌?可能我们比它还要脏,可能是我们传染苍蝇,而不是苍蝇传染我们。

  我们的内心经过修行是可以改变的。随着我们内心的改变,我们和周围的有情、整个环境的关系也都会改变。要通过修行,让我们的内心越来越慈悲。

  佛法,真是妙不可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