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放生网

常德哪个地段放生最好最常德

知道念佛又愿意念佛的人 才是最大的福报

(给善根深厚又想得到幸福的人)

释迦牟尼佛是无上的大科学家,由他亲身实验修证,清楚地知道:组合我们这个身体的,无非是业力的幻现。细胞是物质,而物质的根本乃是能力的集合,并没有实在的体质。从前有一班科学家,以为乙太是唯一的实体,然而这乙太何尝有实质呢?

我们这个身躯是地水火风四大所合成,从阿赖耶识幻变出来的。真是因为阿赖耶识持有四种的功能:一,障碍功能,叫做地大种。二,流润功能,叫做水大种。三,炎热功能,叫做火大种。四,飘动功能,叫做风大种。

这四种功能集合在一起,就叫做物质了。因为四种功能集合的成份各有不同,所以有各种差别的原质。周叔迦居士说:‘倘若将四大种和科学中电子论作个比较,那么,障碍的功能就是电子,流润的功能就是电子吸引的力量,炎热的功能就是电子的电量或电子所含的热,飘动的功能就是电子流动不停的力量。’

阿赖耶识譬如有波浪的海,波浪停息的时候,海水澄静,就是识性,也叫做法性真如。这法性没有形状,也没有边际,无始无终,超空间,越时间的。众生无始以来——譬如环形,无始无终;众生的生死,如在环形里回转着,所以叫做轮回。不像直线般——是有始终的。都是从阿赖耶识发挥出来的功能,前后相续,没有间断。正如波浪汹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所以不能和真如相应。

佛菩萨已经能使这个识性澄清静息,证得广大无边的真如法性。这法性本来具备一切的功德,从此发起妙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就能够分身十方,普遍地显现在一切众生之前;譬如月到中天,它的影子显现在万千江湖之间一般。

佛菩萨既是普遍在一切空间,为什么我们不见不闻呢?这是因为佛菩萨和众生所处的境界不同。

佛菩萨已觉,如睡醒的人;众生不觉,如睡熟的人。睡醒的人在睡熟的人之前,正在做五欲的梦,怎能见到佛菩萨呢?

再有一个譬喻:当明月照耀在天中的时候,一群盲子是看不见的。这一群盲子因为没有看见的缘故,就说天中没有月的存在,不是很错误吗?众生没有慧眼,看不见当头的佛月;因为看不见的缘故,就说没有佛。这和盲子说没有月亮有什么两样呢?

上面二个譬喻太简略,或者还不能明白;我再取个譬喻来说明这个道理。譬如无线电波,本来是普遍地充满在任何地方的——不论茶杯里,抽屉里,房间里,以至旷野虚空之中都充满着电波。到处都有无量数的音声同时并作,各各相入,各各不碍。就是我们的耳内,也充满一切音声的电波,可是我们一无所闻,没有感觉。

难道是电波在欺骗我们吗?当然不是!假使我们用一台良好的收音机,拨动刻度的指标,对准周波度数;当周波度数和某电台相同,某电台的播音就来相应。拨动指标对准其他周波,就有其他电台的播音,立即现出声音来了。

佛菩萨时常显在我们之前,而我们不见不闻;也就如无线电波处处现在我们之前,而我们没有闻到一般。

电波可以实验而证明其确实存在,佛菩萨的存在也可以实验的。我们的身体就是很好的一台活动收音机呢!

佛菩萨的法身譬如乙太,乙太是充满整个空间的;应化身譬如无线电波,到处都有的。我们的心性本有十种法界,也像收音机本来有若干周波的刻度一般。所谓十种法界就是:一,佛法界;二,菩萨法界;三,缘觉法界;四,声闻法界;五,天法界;六,人法界;七,阿修罗法界;八,鬼法界;九畜生法界;十,地狱法界。

现在把佛和菩萨法界说明一下。

我们倘使拨转我们的心针——念头,执持圣号心咒,趣向于寂照的心境(杂念不生就是寂,了了分明就是照),精进不息,不起杂念,净念坚固,于是这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到了无念而念,念而无念的境界;这样随顺着心性,能使本有的其余法界暂隐伏,而和佛法界或菩萨法界相感通。

我们的心愿和某佛,某菩萨的夙愿各有不同,如各电台周波各不相同一般;念弥陀的就有弥陀来相应,念观音的就有观音来相应。也像收音机拨某周波的度数,就有这个周波的电台来相应一般。

《法华经》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众生是无量的,菩萨怎能一一都照顾到呢?

这譬如有百千万亿的收音机,同时收某一电台的播音,只须各各拨准其周波度数,那个电台的播音,就没有先后地在各个收音机里发出同一的声音;菩萨寻声救苦也是这样的。

幽谷大师说:‘诸佛菩萨没有一刻不想度众生,而众生念念和他们的心愿相违背!’这怎能怪佛菩萨没有感应呢?众生念佛的诚恳程度各不相同,所以心力强弱有别,感应也因此而有辨别;这就如收音机构造的不相同啊!

至于《华严经》所说:‘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这句话怎样解释呢?这譬如巨大的播音电台,发音遍布全地球,而菩提座的电台并没有移动。这里所取的譬喻都是一往之谈。再进一层说,那么乙太如阿赖耶识,电波如第六意识作用,这样说法比较相近些。

世间的事相很复杂,一事的发生为祸为福不容易断言,而且不能预先知道。我们碰着意外的事应该做祈祷,假使能得佛力慈悲保护,终究能够安乐的;若是能为众生忏悔回向,功德更是伟大。

中轮法师说:‘有的人说:“回向和平,世界就能够和平吗?假使是这样的话,那么现在并不是没有人在回向,为什么世乱还是如鼎沸,而不能稍微停止呢?”我说:“众生的恶业在逐渐增加上去,念念不停,时时加盛,旧的恶业才息,新的恶业又起。少数人的功德回向真是消不胜消,不过劫难已经因之减轻了。

譬如医生治病,用足药量,可是病人不忌生冷,不避风寒,旧病才减,新病又加;这不是药石不灵,实在是病人自作孽哩!’

我们假使有所祈求,要是诚心祈祷,没有不得感应的;佛菩萨一定以顺显隐种种方便,来满足祈求者的心愿。因为佛菩萨具有同体大悲心,看待一切众生,就和他们自己一般,没有彼此的分别;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众生,设法拔去众生的苦,而给与众生快乐呢!

念佛,念杂事都是念,为什么所表现的有这样的不同呢?这譬如人的忧喜,忧的时候愁眉苦脸,喜的时候嬉皮笑脸;忧喜同是心念,而表情就不同了。佛号的念随顺我们的本性,杂事的念是违反我们的本性;念的主动体固然是同一个心,可是被动的念头就有分别了。

假使念佛觉照功夫得力,那么俗世尘劳就是清净佛事,在酬应一切世事的时候,都不会有什么妨碍。所谓‘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到这个时候,顺性,逆性不过是方便之谈罢了。

人们的生是业力而来的,等到一期业报完毕以后,这个业报幻化的身体也就完灭了。

这个身体譬如是烛,佛菩萨是灯笼,风雨来的时候可以遮蔽;假使烛的本身完了的时候,灯笼也就无能为力了。

不过寿命的长短,也可以随心力而转变的;精修佛法的人,是不被业力所拘束的。

佛菩萨救度众生,有顺度的,有逆度的,有显度的,也有隐度的。求病得痊,或所求遂意的,那是顺度;求寿反夭,或所求不遂的,那是逆度。感得佛菩萨为你现身的,是显度;因祈祷而感得人事凑合,机缘相助的,是隐度。

‘佛菩萨是慈悲无量的,他们有很多的方便法门;遇到人力所绝对不能挽回的事情,就以不可思议的神力加以救度。若是世间常理还可以办得到的,就在冥冥中使其机缘宛转凑合而加以救度。又何必件件事情都显现不思议的方式,使世俗的人们惊怪,才算是灵感的征验呢?’

明白了顺显隐救度的道理,信心就能纯正而加强了。倘若遇到水火盗贼疾病,能够当境了然,没有疑惑,学佛以后,重报已减轻受;设使不学佛,痛苦决定不止此。

这不是故意自己安慰自己,事实上,因果感应的道理是这样的。我们应该深深体味,当生欢喜之心,感谢三宝慈悲垂护的深恩啊!

多吃菜少吃米饭究竟好不好?

  营养都在菜里?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在餐桌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少吃饭,多吃菜,饭没有营养,营养都在菜里。”

  从表面上来看这似乎很有道理,然而,从科学的营养角度来看,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对身体的健康是极其不利的。

  米饭、面食是中国人的主食,之所以把它们称为主食,而把各种各样的菜肴称为副食,这是与中国自古至今的饮食习惯分不开的。

  我们华夏民族从古至今一直是把米饭以及面食作为必要的食物,一个民族的饮食习惯和营养吸收规律,不是一两代人就能轻易改变的,它是经历了上万年的生命演变的过程而形成的。

  碳水化合物是我们身体所需的“基础原料”

  碳水化合物是我们身体所需的“基础原料”,人在一天之中所获得的总热能的50%-60%来自于碳水化合物。而米饭以及面食的主要成分正是碳水化合物,它可以直接转化为热量。另外,米饭同大鱼大肉相比,要容易消化得多。

  为什么我们一辈子吃米饭都吃不厌,而大鱼大肉连续吃上几天就要倒胃口呢?这是因为大鱼大肉味重、色重,并且重油,吃多了,会对肠胃产生极大的刺激。而米饭和面食的味道则很清淡,即使每天食用也不会令人反感。

  过量地摄取丰富的菜肴,会对肠胃造成极大的负担。有些人认为,多吃些蔬菜没关系。这诚然有道理。

  但是,用过多的烹调油炒成的蔬菜,也不能过多食用,否则也容易导致高血压、心血管病和肥胖。

  营养学家并不赞成绝对的“多吃菜,少吃饭”

  营养学家并不赞成绝对的“多吃菜,少吃饭”的观点。提倡主食与副食科学合理地搭配,主食要占绝对的比重,此外,还要看每个人所处的生长阶段。

  比如,青少年正在长身体的阶段,活动量也大,可以适量增加副食,科学地摄取营养,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现在肠胃病患者比过去有所增加,特别是青少年的患病率趋向低年龄化,这跟许多独生子女在家受宠盲目地“瞎吃”有关。“少吃饭。多吃菜”这种不健康的饮食观念应当及时地纠正过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