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放生网

六盘水代放生地点推荐

当代佛教学者:赖永海

  赖永海先生,1949年生,哲学博士,南京大学哲学教授,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研究专长:佛学、中国哲学、宗教学。

  近十几年来,相继出版了《中国佛性论》、《中国佛教文化论》、《宗教学概论》、《佛道诗禅》、《佛学与儒学》、《湛然》、《佛典辑要》、《高僧传释译》等数十部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文化》等刊物上发表了论文50多篇,主编国内第一部《中国佛教百科全书》(11卷,300万字)和"禅学丛书"(2辑10册)、"中国佛教经典宝藏"(50册);其中,学术专著《中国佛性论》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著名学者季羡林、张岱年、任继愈、傅伟勋等教授都给该书予高度的评价,认为该书"富有创造性","在中国哲学与佛教史研究方面具有首创的功绩"。《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的报道中称该书是"迄今为止我国学术界第一部研究中国佛性论的专著,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学术研究工作。"在科研方面,曾以《佛道思想礼仪研究》的研究课题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佛教与中国文化》课题获美国王安汉学基金奖助,现正在主持国家教委博士点项目《简明中国佛教史》。

  199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评为"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导师。

  一、学术经历:

  1949年7月生

  197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学,获宗教学硕士学位

  198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

  1987年评为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1992年起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1992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评为"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

  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导师

  1995年起?quot;南京大学文化研究院"院长

  2000年起任"南京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研究中心"主任

  二、科研成果

  (一) 正式出版专著:

  1 赖永海 中国佛性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台湾佛光出版社1990年繁体字版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2 赖永海 佛道诗禅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版

  台湾佛光出版社1992年繁体字版

  3 赖永海 宗教学概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修订版

  4 赖永海 佛学与儒学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台湾扬智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繁体版

  韩国云住出版社1999年版(韩文版)

  5 赖永海 中国佛教文化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6 赖永海 湛 然 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版

  7 赖永海 佛典辑要 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台湾圆明出版社1994年繁体字版

  8 赖永海 济公和尚 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版

  9 赖永海 楞伽经释译 台湾佛光出版社1996年繁体字版

  10 赖永海 维摩诘经释译 台湾佛光出版社1997年繁体字版

  11 赖永海 梁高僧传释译 台湾佛光出版社1997年繁体字版

  12 赖永海 唐高僧传释译 台湾佛光出版社1997年繁体字版

  13 赖永海 宋高僧传释译 台湾佛光出版社1997年繁体字版

  14 赖永海主编 中国文化精华·佛道卷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15 赖永海主编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11卷,280万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版

  (二) 主编:

  1 "禅学丛书"(三辑 16册) 浙江人民出版社与台湾扬智出版公司共同出版

  2 "现代佛学文库"(第一辑 6册)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3 《禅学研究》(杂志) 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三、获奖情况

  1. 1988年获南京大学新星科学奖

  2. 1988年获南京大学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

  3. 199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评为"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

  4. 1991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

  四、指导研究生情况

  1. 自1987年起指导宗教学硕士研究生23名,其中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14名,在读9名。

  2. 自1993年起指导博士生42名,

  已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23名(其中海外留学生3 名)

  在读博士生19名(其中海外留学生8名)

  五、教学情况

  自1986年起先后讲过、"佛教哲学"、"宗教学概论"、"中国佛教史"

  "佛教经典研究"、"先秦诸子"、"宗教与文化" "中国哲学史"等课程。

  六、 科研课题

  1. 1988年以《佛道思想礼仪研究》课题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并到美国夏威夷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和讲学

  2.1988年以《佛教与中国文化》课题获美国王安汉学基金

  3.1990年以《宗教学研究资料汇编》课题获国家社科基金

  4.1996年以《中国佛教史》研究课题获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

中国佛教史概说:第一章序说第四节佛教史的时代区分

中国佛教史概说:第一章 序说 第四节 佛教史的时代区分

  作为历史的研究,可分为古代、中世、近世、现代;各时代的动向及其时代的精神,不仅是政治和经济,更要着眼于宗教文化的研究。佛教史则以研究佛教为对象,以其历史的发展作为问题的焦点,以有关国家社会的佛教活动为中心,将重视佛教的思想和发展信仰的立场,划分开来。前者属教团史,后者则为教理史的研究态度。本书执笔者们的态度,谁也不偏向成立在佛教社会发展上,中国佛教精神的任何一方,要概观作为宗教佛教历史之发展,这是必有的态度。

  中国佛教,自其传来以迄于今,大约已有二千年的历史了,若将它区分作古代、中世、近世、现代的设定,则颇困难。如今,只好假借佛教东渐以前的印度及西域的佛教,为古代史。汉代以后而迄中华民国,可分为前后两期,以晚唐、五代,以迄西元第十世纪为前期,约一千年间,称为中世的话;则北宋以后至清朝之末,即是西元第二十世纪初为后期的一千年间,便称为近世。自六朝而至隋唐时代,称为门阀贵族时代,因为外来的佛教,在他们之间首先得到支持而被接受。因为统一国家的隋唐,也不能忽视贵族的权势而有所作为,所以此一时代的文化带有贵族的风格,乃是当然的。中国的佛教,又在那样的社会国家中发展开来。在此一千年间,加以细分,则到第四世纪为止,为翻译的时代,第五及六世纪,为研究的时代,第七世纪以后,为宗派大成的时代,学问的倾向,尚不太显明。不妨参考植物的移植、成长、开花的顺序,来比喻外来佛教传入过程,当可捕捉到它的时代意识。若以自六朝起而隆盛于隋唐的中国佛教之成立过程,作为中世史的问题点,那么,在晚唐及五代的动乱之际,贵族的没落、地方庶民的抬头、君临专制的皇帝权力的伸张,便为中国近世的特色。翼赞此种绝对君主权的,则为以科举方式从庶民中选出的官僚,这对于中国近世的政治及文化,左右之力极大。中国佛教当晚唐五代贵族没落之时,受到会昌及显德两大法难之后,面临的即是君主独裁的皇帝和官僚的时代,以迄于近世的发展。可以看出,这是中国佛教,经过隋唐开花而迎向其结果的时期。中原板荡而避乱于江南者,则为独步宋朝的禅宗,嗣由于天台、华严、律宗等隋唐佛教之复兴,遂由禅、教、律三宗对峙的时代,发展到诸宗融合的时代。若以南北朝之道教与佛教对立抗争的时代作比较,自北宋至南宋的文艺复兴而成之宋学勃兴运动,便是佛教与儒教论难的时代。从元、明、清的时代推移,连带可以探索到佛教之内部,因之而倾向于诸宗融合的局面;对外则形成儒、佛、道三教融合的风潮。在近代,儒教是养成士大夫官僚之教,道教是一般民众的宗教,佛教则居其间,拥有适应于上自皇帝下迄平民之广大社会面的宗教地位。这是中国佛教在近世史上的动向。

  由于中华民国之革命,促成了清朝的灭亡,同时也使中国的佛教,迎接了新兴的现代。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佛教,必须再以现代史的观点,予以注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