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放生网

万州哪里放生比较好的地方

问:

有当家师见丹霞劈佛像,烧火取暖而制止,不想当家师胡须自落,就有人说了,因为当家师的执着,因果跑到他身上了。请问法师,如何正确看待?

 答:

佛教史上有这么个典故:“丹霞禅师劈佛”。这是我们一代祖师丹霞禅师开悟了,见佛性了。见佛性是超越了事相,超越了事相以后呢,他根据因缘观察,他的师父也到了开悟的时候了。但是怎样才能激发他师父开悟呢?就是让他师父彻底破相。所以有一次丹霞禅师就抱了一尊佛像,拿起斧子来要劈。

  他的师父可吓坏了,“小儿,你可疯了,为什么劈佛像?”“你劈佛像干什么?”“我烧啊。”“你烧佛像干什么?”“我取舍利啊。” “这个木头佛像,能烧出舍利子来吗?”“烧不出来,再劈一尊。”借此因缘,他的师父开悟了。应该有这个公案是吧,详细内容我记不住了,大体是这个意思。特殊的因缘激发了特殊根性的人,他的师父开悟了。丹霞的那个行为是让人超越事相,而不是否定事相,这个我们一定要理解。

  有人说了,因为当家师的执着,因果跑到他身上了。谁的因果跑到另一个人的身上,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这种说法不是佛教的原理。佛教讲因果自受、因果各报,因缘果报毫厘不爽。

  我们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比如一个农民包了二亩地要种黑豆。他买了很多的黑豆种子,要在地里播种,但是种子里边搀杂了几颗黄豆种子,撒到地里去以后,这几颗黄豆种子远远地就喊了“老大,老二。”“什么事啊。”“人家主人可是种的黑豆啊,咱可是黄豆啊,要不咱当黑豆给长出来吧。”你认为可能吗?到收割的时候,黄豆还是黄豆,黑豆还是黑豆,不同的因,结不同的果。这是必然的。

  再打一个比喻,我们把黑豆种在地里,目的是让它长豆秧,然后结豆种,作为我们收获的果。如果你不这样做,你把豆子放在磨房里,磨成豆汁或者做成豆腐,它就不以豆秧的形式显现了。所以佛教不承认一个人的因果会跑到别人的身上。

 阿松活佛·利乐心语:改造意乐的菩提心

  对于初学者而言,很难在相续中真正生起无改造的菩提心。因此在修道时就应该以改造意乐的菩提心来摄持,这是非常重要的。

  小乘与大乘、与捷径之道光明大圆满之间,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意乐。之所以这样复次教诫大家要转变动机就是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意乐之上。

  上师的加持会令自己自相续贪嗔痴之心减少,出离心和菩提心及修行、见解等等方面增上。比如说,以前自相续贪嗔痴都非常炽盛,但现在自己的说话方式处事方式都有所改变,变得寂静调柔,这就是得到上师的加持。

  念祈祷文的时候要随文思义。如果仅仅是念诵词句或者口头上祈祷,是无法得到上师大悲加持的。莲花生大士曾说:“我无来去,惟信我者,即现前而为说法”。

  对于上等根机者,已经达到座上和座下没有区别,自然没有前行、正行和结行之分,这种根机的弟子如同白天的星星一样,非常稀少。即便自己具备这样的根机,如果依照上师的教言而次第修行,在修行之中也决不会有任何的歧途、偏道和误道。

  打坐必须具备三殊胜,即前行、正行和结行。如果没有被三殊胜所摄持,你所做的打坐都是道貌之相,并非正道;你所修之法都是道貌之法,并非正法。

  对初学者来说,由于不具备见解和修行,因此无法依见解和修行调伏自相续,唯有依靠暇满难得与四厌离心才能调伏自己的心相续,此四厌离心非常重要,必须铭记于心。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将自相续不善的动机、无记的动机转变为善念,称之为自净其意,清净自己的相续即为佛教。如果只是改变身语,那只是道貌之相,只有改变自心,才是“心善身语善”。

  自心的这个“心”指的是恒常不断、数以百千万计的众多妄念。无有间断的妄念,也就是这个心,称之为相续。这个心念要经常去反观,观察这个心念是善还是不善,及时去改变自己的相续,就称之为反观自心。

  新年来临,按照汉地的习惯都喜欢说:“新年快乐!”是否快乐,取决于自心。如果心存善念,那么新年的确快乐。大家的心要和去年不一样,要心生善念而立誓愿:“从今往后一年中,我修法要达到某个目标。”这样发愿能遣除修法违缘,非常有意义。

  世间的这些事业只能令自己受用一年两年,最多十几年、几十年。而正法对于我们的利益是生生世世的,因此对于世间的事业不要过于追求,而应力求真正有益的正法。

  如佛般的上师是稀有难得的,上师开示殊胜正法是稀有难得的,自己的暇满人身是稀有难得的。自己的暇满人身遇到了如佛的上师和殊胜之法,这一切都具备是不可思议的,如果错过了此生,下一辈子是不会再有这样稀有难得的机会了。

  真正要成为上师的弟子就要与上师的心相应,不管是所作所为、还是验相、大悲、大慈、证悟等等,一切都要与上师相应。大家要如是去依止上师而行。

  我们要知道,并不是上师们需要恭敬的语言和行为,而是,如果你恭敬上师的话,则能圆满自己的资粮、获得上师的大悲加持。

  晨起念诵的偈子,如果以上师的唱调去唱诵的话,自然就是在忆念上师,而忆念上师自然就会得到上师的加持,因此,以上师传承的腔调去唱诵就有这样的功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